2023 / 12 / 25
RIFA
入侵紅火蟻 (red imported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是近年來入侵台灣的外來種當中,一度最被關注的一種有害生物;政府與民間都投入相當多的人力、資源與金錢來防治,但受限於像是圍起來的私有地無法進入、山坡地與河灘地難以人力處理,或者天候不佳不宜施藥等因素,一直沒有辦法完全撲滅,只能儘量把入侵紅火蟻壓制在原來的危害區域。

台灣有將近300種的螞蟻,很多人看到了紅色的螞蟻,就會很擔心是不是新聞上的紅火蟻。入侵紅火蟻可依一些特徵與特性與其他種螞蟻做出區別。

(圖:火蟻工蟻帶著蛹與幼蟲移動,黑色有翅膀的是雄蟲)
在空地上的蟻丘,攝於新北市
1.有隆起而密實的蟻丘、裡面呈現蜂巢狀結構
   
入侵紅火蟻喜歡築巢在日照充足、有人為擾動過的土地上,所以像是農地、苗圃、草坪、安全島、人行道這樣被人工整地過的環境都是常見的火蟻蟻丘出現點。入侵紅火蟻會在泥土中挖掘蟻巢,挖出來的土往地表堆積,一開始的時候地面上會出現不規則形狀、東一堆西一堆的鬆散低矮土堆,不過因為許多棲息在地下的螞蟻也會造成這些土推,所以此時較容易與其他種的螞蟻搞混。經過一段時間後,土堆變成表面有些鬆散的隆起土丘,如果沒有歷經暴雨或外力破壞,歷時約1至3個月後,就會形成一個密實、看不到開口的隆起土堆,通常蟻丘有多大,地面下的蟻巢體積就大概有多大。如果將蟻丘挖開可以看到裡面有密集的孔洞,洞的大小平均而且排列緊密。

2.攻擊性強、被螫感到劇痛

入侵紅火蟻的蟻丘方圓半徑1公尺左右已經是牠們的警戒範圍,當有人踏入該區,工蟻便會開始騷動,如果破壞了蟻丘,更會讓火蟻傾巢而出捍衛家園。火蟻爬到裸露的皮膚上時,會先用大顎 (嘴巴) 咬住皮膚,再把腹部末端的螫針刺入,被攻擊的人會覺得被火灼傷那樣疼痛,過了一段時間被螫的地方會紅腫甚至起水泡,有的人則是會對火蟻毒液過敏,嚴重時會導致休克,就像被虎頭蜂螫一樣,不過這樣的案例很少。

一般而言,在人類活動地區生活的螞蟻,有巨大隆起的蟻丘,而且遇到騷擾會有激烈反應的種類極少,通常是急忙逃避的較多。綜合以上蟻巢與行為的特徵,不難辨識入侵紅火蟻。
熱帶火蟻 (Solenopsis germinata) 等本地種火蟻

不少人聽到「會咬人的紅螞蟻」時會質疑:「咬人很痛的紅螞蟻不是很久以前就有了?」實際上,學者研判數十年前駐台的美軍意外讓一種也是火家蟻屬的螞蟻入侵到台灣,並且變成歸化的物種,現在廣泛分佈在台灣的中、南、東部,這就是「熱帶火蟻」。熱帶火蟻在台灣北部只有零星個案,根據專家研究應是中南部的年均溫較穩定,比較適合低溫耐受度較低的熱帶火蟻;或許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入侵紅火蟻在北部缺乏強力的競爭對手而逐漸坐大。

熱帶火蟻攻擊性略低於入侵紅火蟻,但被螫同樣會引起腫痛 (曾遭兩種火蟻螫過的人表示熱帶火蟻感覺更痛)。兩種火蟻都是居住在地底下,生態習性相似,但可以用以下方式判斷:

1.熱帶火蟻不會堆起隆起而密實的蟻丘,蟻丘內部的孔洞大小不一;入侵紅火蟻蟻丘隆起明顯,內部孔洞大小平均。
2.熱帶火蟻的大型工蟻,頭部與身體的比例相較大,不似入侵紅火蟻平均。
3.如果能把兩者的工蟻放在一起做比較,熱帶火蟻的體色較淺,偏向橘紅色;入侵紅火蟻體色較深,偏向紅棕色至暗紅色。

至於常見的文宣資料描述的特徵,像是工蟻頭楯的突起與觸角幾節等,這樣的方法對有顯微鏡的機關或研究單位可行,但對一般民眾而言非常困難,所以能夠以上述方式做快速辨認比較簡單。熱帶火蟻與入侵紅火蟻的外觀差異,可參考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網頁的照片。

除此之外,台灣還有兩種本土的火蟻:獵食火蟻 (S. indagatrix) 與知本火蟻 (S.tipuna) 兩種。這兩種火蟻體型很小而且分佈範圍更是侷限,對人類的危害性極小,所以不需過於在意。很多人以為台東的咬人火蟻就是知本火蟻,但實際上是熱帶火蟻。另外國際知名入侵物種光點小火蟻 (Wasmannia auropunctata) 已經於2021年確認入侵台灣中部地區,值得注意。
火蟻的防治

偵測火蟻是否現蹤:
除了前述的蟻巢型態可用來辨認火蟻,若是懷疑有火蟻活動,可以在附近地面放置一片市售的原味洋芋片 (建議同時放置警語或遮蔽裝置),約30分鐘後再來檢查。火蟻偏好油脂多的食物,此時應該可以見到許多工蟻聚集在洋芋片上。但某些不是火蟻的螞蟻也可能會被洋芋片吸引,所以最好能夠找到其他證據,例如蟻巢來加強確認。後續火蟻的防治會依危害程度、數量而有些差異。
左圖:用塑膠管裝洋芋片偵測入侵紅火蟻   /   右圖:覓食工蟻叼著一個抗濕性餌劑的顆粒,要帶回蟻巢

餌劑:
不論是幅員遼闊還是狹小的區域都適用餌劑防治。火蟻餌劑呈顆粒狀,依照使用說明均勻撒佈在蟻巢周圍,工蟻外出覓食如果發現餌劑,便會攜帶回蟻巢,餵食給幼蟲。工蟻無法直接吞食固體食物,所以會等幼蟲消化完再向幼蟲索取變成液態的食物,稍後也會再分享給其他的火蟻成蟲,這就是交哺 (trophallaxis) 行為。因為餌劑中的殺蟲有效成分有賴牠們的交哺行為傳遞與散布,所以有效成分毒性不高,不會迅速殺死工蟻,或者是生長調節劑 (IGR) 只作用在擾亂幼蟲生長與降低蟻后的生殖能力上。中西化學有兩種產學合作開發的抗濕性餌劑:「打火隊」(昆蟲生長調節劑) 與「賽滅蟻」(昆蟲胃毒性),便是依火蟻的生物特性及台灣潮濕多雨氣候研發的最佳利器。

餌劑會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感受到其效果,很多人常常等不及,又去擾動火蟻的蟻丘,這樣是適得其反。那麼可以拿殺蟲劑直接往蟻丘灌嗎?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樣只會殺死少部份的火蟻,反而因此驚擾火蟻、使火蟻攜家帶眷地逃竄,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反而會看到更多的蟻丘逐漸隆起,此時火蟻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了。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