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12 / 25
蚤目 (Siphonaptera) 蚤科 (Pulicidae) 的跳蚤,全世界估計有2500種左右,而目前台灣總共有紀錄到33種以上的跳蚤,當中以老鼠為宿主的種類最多。貓狗身上一般常見的跳蚤大多是貓蚤 (Ctenocephalides felis),也是在都市環境中較容易發生危害的種類。跳蚤除了會叮咬貓、狗、老鼠,也會叮人吸血,被叮咬處會出現非常癢的腫皰,但還好台灣沒有以跳蚤為媒介的各類疾病或寄生蟲問題,例如鼠疫、地方性斑疹傷寒等。

跳蚤體型微小,成蟲外觀側扁、無翅、觸角短而不明顯、具有刺吸式口器與善於跳躍的發達後腿。成蟲的體型與身上的棘刺能幫助牠們在宿主的毛髮中穿梭而又不容易被抖落。雌蚤吸血後可產下25至40個乳白到淺黃色澤的卵。卵呈橢圓形,外表光滑又沒黏性,只要宿主一活動,這些卵就會掉落到周圍的環境中,例如寵物睡覺的窩等處。

卵在2至5日之後會孵化出乳白/淡黃色的幼蟲。幼蟲有負趨光性,在居家環境中會往地毯基部、 貓狗窩的被褥折縫等位置躲藏,取食碎屑雜質以及成蟲吸血後排出來的血便。血便是幼蟲的重要營養來源,幼蟲如果沒有食物,也有可能會出現同類相食或取食未孵化卵的現象。

幼蟲有3個齡期,為時約一週至數個月,視環境的溫濕度而定。一般而言幼蟲偏好相對濕度75%至85%,溫度27℃至32℃左右的環境,所以台灣的氣候相當適合跳蚤的繁殖。過乾、過濕、高溫、低溫的環境皆不利於幼蟲的生長。

老熟幼蟲化蛹時會吐絲結繭,繭絲有黏性,會黏著周遭環境中的各種碎屑形成繭殼。羽化所需時間長短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短的約1至2週,長可至4個月之久。跳蚤的蛹還有一種特性,就是當接近羽化時間點時,若有震動則會刺激羽化,這種震動強弱通常是對應人畜走動,或是吸塵器經過時造成震動的幅度,因此成蟲不至於羽化出來就要面對長時間的挨餓。成蟲壽命約為38至513天不等,雌、雄蟲剛羽化便可吸血,跳蚤在居家環境常會因為寵物的活動而擴大活動範圍,進而波及人類;沒有養寵物的住家,則是有可能附近的老鼠寄主死後,屍體體溫下降,造成跳蚤離開鼠屍,轉叮咬人的情形。最容易被跳蚤叮咬的部位通常是小腿與腰部,尤其在衣物與皮膚接觸的交界處。被叮咬後患處會出現外圍暈紅,中央有小紅點的斑痕,而跳蚤並非一叮咬就立即起腫皰,大約要等8-12小時候才會出現症狀,所以很多人會誤認是在何處被跳蚤叮咬的。
跳蚤的習性與防治

美國學者做過研究,一個約3坪大並被跳蚤危害、有鋪地毯與擺設寢具的房間,有隻寵物狗常進出,並在床上或床角睡覺。採集發現跳蚤的卵與幼蟲大量分佈在床鋪的周圍,其次則是牆邊的家具邊緣以及門邊。蛹分布較為分散,數量也少,但仍然以床鋪周邊為主。由這個簡單的研究可得知除了移動能力強的成蟲之外,其他的未成熟個體 (卵、幼蟲、蛹) 分布的位置與宿主 (寵物) 的活動範圍有高關連性。此外研究人員發現跳蚤危害的區域中,成蟲個體數只佔5%,其他全都是未成熟階段的個體數量,又以卵的比例最高,換言之當一個地方已經受跳蚤危害,那代表潛在的危害性更高,即使成蟲被殺死,還是會持續出現新的跳蚤成蟲。所以防治跳蚤,除了噴灑殺蟲劑、對寵物用藥這些防治成蟲的措施外,也同時要對環境中的未成熟個體進行防治。

1.物理防治  
國外研究顯示使用吸塵器能清除地毯上90%的卵和50%的幼蟲。其他研究則顯示使用吸塵器可清除15-27%的幼蟲,32-59%的卵,以及血便、碎屑這些幼蟲的食物,降低跳蚤族群。吸塵器同時還能夠清除大部分的成蟲。
受到跳蚤危害的房舍,平時應注意通風、保持乾燥,尤其在梅雨季節期間建議使用除濕機。寵物的床鋪也需要定期清洗或是置於烈日下曝曬。地板縫隙、家具、盆栽等會造成間隙,有利跳蚤孳生,所以最好定期用吸塵器清理,吸塵器內的集塵裝置也要在使用後立即清理,避免成為幼蟲另外的庇護場所。

2.動物體表跳蚤的防治
寵物飼主應配合獸醫師的診斷與建議選用合適的殺蟲劑,包括噴霧劑、滴劑、粉劑、口服劑、領圈等。寵物用品店也很方便購買各種蚤梳,幫寵物梳毛時能除去跳蚤成蟲。寵物貓狗外出活動常因為在外與流浪動物接觸而被傳染跳蚤,所以等寵物貓狗返家之後也應進行檢查,或洗澡、施藥。

3.驅離流浪貓狗及老鼠阻絕跳蚤入侵
流浪貓狗、老鼠身上常帶有許多跳蚤,牠們身上的跳蚤可能會因為宿主的活動或死亡,轉移到附近的住家中。我們可用各式忌避劑在牠們常出現的場所噴灑、塗佈,藉由令其不快,達到驅趕、阻絕效果。

4. 化學防治
適量噴灑殺蟲劑仍然是必要的防治手段。防治跳蚤成蟲可使用各式噴霧桶、細縫處理機,對細縫、空隙、死角等跳蚤容易藏匿之處噴灑殺蟲劑。一般藥劑對跳蚤的幼蟲和成蟲都還有不錯的效果,但對蚤蛹 (繭) 的效果則是非常有限,因為繭會抵禦外來的藥劑。通常在首次施藥後1至2週左右需要再度施藥便是為了要防治剛羽化的成蚤。防治跳蚤幼蟲,可使用昆蟲生長調節劑 (IGR) 成分的製劑,干擾其生長週期,阻止羽化成蟲逐步削減族群數量。

BACK